以色列军方于5月初启动代号"基甸战车"的新一轮地面攻势,持续扩大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。此次行动被以色列称为"彻底终结哈马斯威胁"的最后一击,但已导致超过400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、逾千人受伤(加沙卫生部门数据)。截至5月18日,冲突累计死亡人数突破5.3万,其中70%为妇女儿童,北部加沙最后一家医院在空袭中停运,医疗系统濒临崩溃。
军事行动与人道危机双重恶化
以军宣称过去一周空袭摧毁670个"哈马斯目标",但联合国证实多起袭击波及民用设施。5月18日,以色列空袭摧毁汗尤尼斯纳赛尔医疗中心的药品仓库,英国非政府组织"巴勒斯坦医疗援助"(MAP)提供的物资付之一炬。加沙卫生部控诉,仅24小时内136人丧生,多个家庭在睡梦中被夷为平地。
尽管以色列5月19日允许5辆援助卡车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,但联合国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·弗莱彻直言:"这仅是所需援助的沧海一粟。"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,加沙210万人口中,90%面临严重粮食短缺,北部地区儿童急性营养不良率飙升至30%。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虽承认"饥荒将导致国际支持流失",但仍坚持控制全境,并称开放援助是"迫于盟友压力"。
三国联合施压:制裁威胁与道德谴责
英国、法国、加拿大领导人5月19日发布联合声明,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解除对援助的限制,否则将实施"针对性制裁"。欧盟及23国外长同步谴责以色列阻挠联合国独立开展救援,强调"饥荒已非警告而是现实"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负责人詹姆斯·埃尔德批评以色列将援助"武器化",美国支持的争议组织"加沙人道基金会"(GHF)更被指控"通过控制援助推动人口强制迁移"。
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同日援引联合国数据指出,加沙每10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亡,19个月冲突导致80%基建损毁。以国防部长卡茨"清空北加沙"的言论引发种族清洗质疑,人权观察组织指控以军"系统性违反战争法"。
谈判僵局与美以分歧
尽管哈马斯与以色列在卡塔尔重启间接谈判,但双方立场悬殊。哈马斯提出"一次性释放所有人质换取全面停火",遭以内阁拒绝。美国特使史蒂夫·维特科夫将援助困境归咎于"复杂后勤",而特朗普争议性提出"将加沙变为自由区"引发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弹。
内塔尼亚胡为安抚右翼支持者,持续强调"彻底胜利",但其执政联盟因人道压力出现裂痕。前国家安全顾问亚埃尔·亚隆公开批评:"军事手段无法解决人质危机,政府正将以色列拖入外交孤立。"
未来走向:灾难性前景
联合国安理会5月20日紧急会议未能通过停火决议,加沙民众生存环境持续恶化。世卫组织证实,北部医院因缺电已用驴油维持发电机运转,产妇被迫在街头分娩。国际危机组织预测,若攻势持续,加沙死亡人数或于6月突破6万,成为21世纪伤亡最密集的冲突之一。
这场被联合国秘书长称为"人类良知之痛"的危机,正考验全球治理体系的底线。正如加沙医生阿布·萨拉马在废墟中的控诉:"世界一边统计我们的死亡,一边争论该送多少袋面粉——这就是21世纪的种族灭绝。"
配资论坛线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