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,没人能想到,刺杀林彪集团“第一军事大将”——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的竟然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。他的名字是余银海。余银海原本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少年,他怀揣着对国家、对人民的忠诚,在一个决定性的时刻,做出了一个令整个历史为之震动的选择。
黄永胜,原名黄叙钱,出生在1910年,湖北省咸宁县高桥镇黄铁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。黄永胜年少时便结婚了,他娶了一位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妻子。黄妻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,贤良淑德,孝顺公婆,关心丈夫。原本,黄家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,可是,黄叙钱深受社会风气的影响,迷上了赌博,成瘾后,家里积债如山。债主们日夜上门讨债,黄叙钱痛苦不堪,最终做出了离家出走的决定。
第二年,黄叙钱前往崇阳县城,在县团防局当了一名民团士兵。当时的崇阳县民团团总叶重开,是一位秘密的中共党员,在他的领导下,崇阳县的民团早已成为共产党掌控的武装力量。黄叙钱加入部队仅两个月,就随军参与了秋收起义,并登上了井冈山。在一次战斗中,敌人突然袭击了前敌委员会和红四军的军部。黄叙钱作为班长,在没有向连长请示的情况下,果断带领全班向敌军发起冲锋。敌人被打得四散而逃,成功保住了前委和军部的安全。战斗后,毛泽东亲自表扬了他,并询问了他的名字与背景。黄叙钱如实答道:“我是湖北咸宁人,叫黄叙钱。”毛泽东听后幽默地说道:“叙钱,叙钱,还是讲钱呀!革命战士不能只讲钱,应该为无产阶级而奋斗。这样吧,我给你改个名字,叫黄永胜,愿你在革命道路上永远胜利。”自此,黄叙钱便改名为黄永胜,接着,他从班长一路升任到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、团长,并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。
展开剩余77%黄永胜的军旅生涯从未停歇。他因为林彪的提拔和推荐,逐渐升至更高的职位。1955年,黄永胜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司令员,几年后,正式授予上将军衔。他是士兵出身,凭借着几十年的战功,最终走到了总参谋长的高位,成为林彪集团中的资历最老、职务最高的成员之一。尽管黄永胜立下赫赫战功,但他的政治行为却饱受争议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黄永胜与林彪一同为了篡党夺权而深陷阴谋,其中包括诬陷和迫害党内的老一辈革命家,如叶剑英、聂荣臻、邓华等。这样的行为让许多党内人士愤慨不已,于是,一位正义的少年余银海挺身而出,开始了他为了正义而抗争的旅程。
余银海,亦称余海鹰,从小受到父亲余金龙将军的熏陶,树立了坚定的信仰。余金龙是一位曾在贺龙元帅麾下服役的老革命,正是父亲的影响,使得余银海对毛主席和共产党充满了忠诚,并认为正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。余银海从小有着强烈的正义感,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公与腐化。1971年2月至3月间,正当林彪与黄永胜等人急于实施《5.17工程纪要》,意图发动反革命军事政变时,余银海作为部队的一名年轻职员,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政治上的不对劲。
他在《参考消息》中看到,近期的报道几乎都在讲述外国军事政变的消息,而黄永胜一行频繁地巡回演讲,调动部队进行大规模演习,这让余银海产生了严重的警觉。到了1975年,他注意到各种报纸和宣传平台都在推崇林彪作为全军的最高统帅,消息中几乎没有毛主席的身影,余银海深信,黄永胜与林彪集团的阴谋就要发生了。
于是,余银海决定通过非常规方式揭露这一切。他开始准备三封绝密信,分别署名“王英”和“晓彬”,并寄送到香港九龙2631号的敌对电台,要求提供手枪和子弹。信中,他详细叙述了黄永胜与林彪的阴谋,并设计了刺杀黄永胜的详细计划。计划包括三步:首先说服王龙与刘川北共同行动,击毙黄永胜;接着动员“五七干校”的警卫部队,借部队拉练的名义直接攻入广州军区;最后,计划自己单独在广州军区的大会上刺杀黄永胜。
余银海深知,如果他将这些信寄给毛主席,极有可能会落入黄永胜一伙的手中,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。于是,他选择将信寄给敌台,以“以毒攻毒”的方式来揭示林彪集团的阴谋。
这一行动很快引起了林彪集团在铁道兵中的“代理人”警觉,经过调查,终于查出刺杀计划的背后正是余银海。当余银海被捕后,他没有丝毫畏惧,冷静地回答了审讯官的问题。面对一连串的询问,余银海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揭露阴谋的正义动机,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计划以及想法。
尽管余银海的判断最终得到了历史的验证,但当时,没有人相信这个16岁的少年所说的一切。林彪和黄永胜的军事政变在5个月后真的发生了,震动了整个国家。1971年9月13日,林彪事件爆发,余银海的预言成为事实。
余银海在铁道兵政治部的军事法庭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,而后被加判5年,最终服刑8年。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,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,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正义。尽管他未能恢复原职,但他始终未放弃斗争。在监狱中,余银海写下了长达15万字的日记和小说《铁囚忠良》,其中记录了他对祖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邪恶势力的愤怒。
1979年12月31日,铁道兵政治部发布决定,宣布余银海的判决无罪,撤销了所有指控。尽管如此,余银海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公正恢复。在经历了8年多的监禁后,他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。黄永胜则在1983年去世,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。
余银海的故事,是一段为了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斗争的历史,深刻揭示了政治权谋、阴谋与正义之间的斗争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论坛线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